“不在。”
“那可是在长安?”
“也不是。”
“那在哪里?”
“乃在成都。”
“不对啊……成都乃川蜀之地,远离中原,为何要将都城设在那里?”
“父皇称帝乃不得已而为之。当时我们只占益州一州之地,本无称帝国力。
可魏王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僭位称帝,您若不在此时称帝续承大汉国命,咱们大汉怕是真的要亡了。”
“哦……”
刘备长叹了一口气坐下了。
“这么说,为父虽成帝业,但偏安一隅,大业始终岌岌可危,未得安妥?”
“正是。”
刘备看着刘禅,心疼的叹了一口气:“既如此,那阿斗你……可殉国否?”
“这个……”
阿斗似乎有些为难,他想到了刘谌,想到了诸葛瞻,也想到了姜维,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和父皇说。
他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皇,这个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去刘表那里,蔡氏他们要害你,父皇前世去了,便历经命悬一线,才得逃脱。”
刘备有些疑惑:“然我与荆州蔡氏并无恩怨,他们为何要害我?”
“父皇,此去荆州刘景升会问你立嗣之事,你本不愿答之,但见其诚恳询问,便言当立大公子刘琦,刘景升又担心,立了大公子,恐惹荆州蔡氏不甘,你建议徐徐削弱蔡氏根基。故而又惹得刘景升不快,想来应该是因为此事要害父皇。”
刘禅基于自己了解的信息如实告知刘备。
但他了解的信息并不完全。
比如,第一次欲除刘备的人乃是蔡瑁。
刘备经伊藉通风报信,半夜跑路,蔡瑁便以刘备的口吻写了一首“反诗”,以离间刘表刘备二人。
刘表看到“反诗”后,一开始勃然大怒,大骂刘备奸诈,后回过味来,觉得可能有人在离间。
然而,刘表就是这样的人,他虽已猜中蔡瑁离间,却最终没有阻止蔡瑁谋害刘备,反而默许甚至支持。
后以病为由请刘备主持秋收大礼,给了蔡瑁第二次加害的机会,幸又被伊藉所救,这才有了刘备跃马檀溪之典故。
而后,刘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自己一死荆州必被曹贼所夺,便又想倚仗刘备。
临终前有心立公子刘琦为嗣,并将荆州托于刘备。
只可惜此时的刘备正在新野抵御曹操,无法承命。
蔡瑁掌权后,又不允刘琦入城与刘表见面,与蒯越张允等人扶立刘琮为主。
然后举襄阳投降曹操。
使刘备的新野成了一座孤城。
这才有了刘备弃新野,走樊城,战长坂,败当阳,奔夏口的故事。
刘备沉思许久,问道:“那孩儿,你认为为父现在当如何做?”
阿斗回答道:
“父皇,孩儿并无良策,但相父定有良策,现在咱们还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当迅速找到相父。你若将此节提前一年告知相父,他必有应对之法。”
小说《少主一朝重生,与诸葛亮兴汉室》第4章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