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光有蛮力没有脑子,在外面也不好混,怪不得以前的古人说,商人t误国,诚不欺我。
后来傅天明接到老首长的电话,给他推荐一份来京的工作,傅天明犹豫之下答应了,半路上碰上了正在当建筑工的愣头青李强,傅天明又把这家伙给带上。
李强曾经是他手底下的兵,别的不说,拳脚功夫好的出奇,拿过大比武第二名,唯一的缺点就是下手没轻没重,性格冲动,原本可以挑作尖子兵,却得罪了某首长的儿子,犯了事退了。
李强拳脚功夫好,脑子却不太能转的过弯,容易冲动,干建筑也跟工头起矛盾,傅天明不放心他,决定还是把人带在身边盯着。
这家伙不服别的人,倒是很听他这个过去连长的话。
于是两人一同北上。
在这一趟车上,好心人李强同志帮忙抓了三个小偷,还把一个偷儿手给折了,倒是个喜欢见义勇为的,作奸犯科的落在他身上,那也是倒了大霉。李强名字简单,性格也耿直单纯,就是容易被忽悠,手里那些退伍费,都被心机亲戚借走了。
两人从火车站出来,都是第一次来京城,看什么都觉得稀罕,傅天明找人问路,搭着公车,又转了几圈,才找到了纸条上所写的四合院位置。
李强道:“傅哥,这就是这里了,都是写了号码的,这奇怪,这里也分了单双号?一排全是单的,一排全是双号。”
“所有的院子都长得差不多,得按照号码来?”
“这里的排列我都是挺喜欢的,比南边的屋子整齐。”
傅天明和李强拿着行李来到了院门口,正巧院门开着,里面一个胖大婶见了他们,主动打招呼:
“你也是介绍来的同志是吧?这边,这边登记一下名字。”
这是一套独门独户的小院,是桂花婶和老刘新买的破烂四合院,重新修整过,两人准备要结婚,他们住在正屋,其他六间厢房和一间耳房腾出来用来安置人员。
都是大通铺,厢房一间住六个,耳房四个,差不多能安置下三四十人,外加茶馆那边的租的空屋,能把五十个人安置下来,等这些人将来有钱后,自然出去租房居住,目前只是暂时安置。
因此条件也很简陋,不过大家也没什么好嫌弃的。
老刘作为退伍的炊事班老班长,听说这些来人都是些退伍兵,人还挺高兴的,主动说要亲自招待,好像又回到了曾经的时候,说要给他们来一桌。
傅天明有些不好意思跟桂花婶说:“我叫傅天明,编号三十二,那个——我还多带了一个,这是我的兄弟李强。”
“听说这要找拳脚功夫好的,这小兄弟没得说——”
桂花婶沉默了片刻,淡定道:“……像你这样说的,也不止是第一个。”
姜敏从张坚那里听说是五十个,而实际上过来的,这会儿都已经飙上八十个,她还得竭力再找地方给安置了。
不过幸好,还真不愁安置的地方,虽然人员众多,但都是些青年壮小伙,这点倒没有骗,手上功夫各有各的厉害——就一个,贼能吃!
对外语言教学班那里能安置下部分人,作为安保后勤人员,不过这样的人用来做安保,还是太过于大材小用。
“先将就着住吧,城里到处都挤,休息休息喝口水,到点就开饭。”
“现在京城里不是一般的挤,都没房子住,一大堆人挤在一个屋,好多大杂院里——院子都不见了,全在加盖木棚,头顶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能看见天。”
“郊外在盖房子,内城也在建大楼,盼着以后能宽松点。”
桂花婶感慨着,以前七十年代那会儿,就觉得京城人多,现在到了八零年,人更不是一般的多,多得是外地人涌入京,还有的就在车站外面打铺盖,问有没有招工的地方。
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女人做手工,男人卖力气活,在城里赚得钱比在乡下多多了,胆子大点的,都往城里跑。
“开饭了开饭了,来尝尝老刘的手艺。”
“师傅,你这锅菜好。”
“就是那股子味儿!”
……
姜敏和张骁抱着猫过来的时候,一大伙人都吃完了饭,他们吃饭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风卷残云,并且因为内务素质极高,所有的桌椅板凳包括饭碗全都被清洗干净,仿佛无人存在过一般。
到了八零年,京城的人太多,住房问题居高不下,上面决定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京城的住房困难问题,一是向外扩张,二是兴建高楼和试验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