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夏季小说网>大唐被偷听心声 > 第二十二章(第2页)

第二十二章(第2页)

大多数官员都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不过是场虚惊。他们心里琢磨着,这事儿肯定不用查,就是谣言无疑。房玄龄一去,定能证实这一点。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的结局。

然而没过多久,一个侍卫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汗珠直冒,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

“陛下!江南那边好几个郡县,人口流动异常,短短几天就涌入了好几万灾民!”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惊恐和焦虑。

“可我不明白的是,当地官员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侍卫的话音刚落,满座皆惊,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疑惑和震惊的光芒。

那些之前信誓旦旦说是谣言的人,此刻面如土色,尴尬得无地自容。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江南的官员竟然真的如此失职,难道他们不怕掉脑袋吗?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被层层掩盖,若非机缘巧合泄露出来,又有谁知道江南正遭受着如此大的灾难?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和对那些失职官员的愤怒。

“这到底是为什么?郡县官员为什么不报?”一个官员愤怒地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悲愤和焦虑。

“此事太过蹊跷,真假难辨啊。”另一个官员沉吟道,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显然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必须详细调查,才能弄清真相。”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试图平息这场争论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赶快派得力的人去,或许半个月就能水落石出。”一个官员焦急地建议道,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受灾百姓的关切和对时间紧迫性的认识。

……

殿内一片哗然,震动不已。李世民紧锁眉头,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时间紧迫性以及受灾百姓所面临困境的严重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五日?昔日旱灾之时,我亲眼目睹百姓之苦,十五日足以让无数生灵涂炭啊。”李世民心中暗自焦急,【十五日?你们怎么这么迟钝!证据已经摆在眼前了,还查什么?再拖下去只怕会生出更多变故!】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受灾百姓的深切关怀和对那些拖延时间的官员的愤怒与不满。

【那些郡县官员不报,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他们之间相互庇护罢了。】李世民想到这里,心情更加沉重。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之前从未深入思考的问题——天高皇帝远,那些地方官员的相互庇护是多么可怕!他们的行为不仅导致了灾难的蔓延,更让无数无辜百姓陷入了困境之中。

【如何杜绝此类事情再次生?】这个念头在李世民脑海中一闪而过。但紧接着,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如何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尽快得到救助?他的心中充满了焦急和无奈,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陛下!不能再犹豫了!派遣使者前往江南查探吧!百姓的性命危在旦夕啊!”房玄龄焦急地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急切和焦虑。他深知时间紧迫性以及受灾百姓所面临困境的严重性,因此迫不及待地希望李世民能够尽快做出决断。

“陛下!请作决断!”魏征也满脸焦急地附和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仿佛在试图说服李世民尽快采取行动。这两位大唐的重臣仅凭蛛丝马迹就已经断定江南必然生了水患,并且深知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会有更多的无辜百姓丧生。

“这……”李世民犹豫了片刻,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想尽快派遣使者前往江南查探灾情并组织赈灾工作,又担心自己的决断是否过于草率而引更多的变故。然而,在看到房玄龄和魏征那焦急而坚定的眼神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李世民啊李世民,既然你已经相信了这个谣言,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决断呢?赶快赈灾吧!不要再拖延了!】他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规矩?皇帝的权威就是规矩!偶尔任性一次又有何妨?何必总是拘泥于那些陈规陋习呢?】在做出决断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穿透了眼前的重重迷雾,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终于,李世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推动,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宣布道:“传令下去!即刻派遣使者前往江南查探灾情并全力组织赈灾工作!务必确保每一个受灾的百姓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力量,仿佛已经看到了受灾百姓得到救助后的喜悦和安宁。

“哎,我说啊,我可是皇帝,说话算话的!”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坚毅,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每一句话都分量十足,关乎国家兴亡,百姓安危。

“什么命不命的,这时候就别讲那些没用的了。”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打断了身旁大臣的絮叨。他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任何犹豫和拖延都可能让灾情雪上加霜。

“规矩礼节先放一边,救人要紧,还犹豫啥呢?”他扫视了一眼大殿上的百官,心中涌起一股焦急。这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们,此刻却一个个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不一会儿,李世民的嘴角微微一翘,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他暗自思量:只要粮食一到,灾情就能得到缓解,到时候再查也不迟。他感觉自己仿佛从深渊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心情轻松多了。

“你们就别争了,朕心意已决,查灾和救灾一块儿来。”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反驳的坚定。

“先运粮食过去,要是现是谣言,再运回来也不迟。”他补充道,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却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担忧。作为朝廷的重臣,他们深知国库空虚,粮食紧缺的现状。

“但是啥?”李世民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并不简单。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房玄龄,等待着他的回答。

“这打仗、救灾再加上减税,国库都快空了,粮食也不够分啊。”房玄龄苦着脸,终于说出了难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和无奈,仿佛每一个字都压在他的心头。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哪会是什么谣言?拖半个月再查,其实就是想缓口气,多备点粮食。现在陛下要先救灾,可粮食从哪来啊?大殿上的百官们心中都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心里沉甸甸的,仿佛被一块巨石压着。他知道,没有粮食就无法救灾,这不仅会让灾情恶化,还会让朝廷的威信扫地。

“宫里能省的都省了,再减就没法过日子了。”杜如晦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仿佛在说一个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世民和皇后都节俭得很,对子女也是严加管教,从不浪费。可现在宫里已经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再减下去,宫人都要活不下去了。太平盛世出这档子事,传出去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找商人借粮吧,应急用,一年后连本带利还给他们。”李世民头皮一紧,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他知道这个决定有些冒险,但为了救灾,他不得不这么做。

“这办法好是好,但得有人能办成啊。谁去?”房玄龄又皱起了眉头,一脸为难。他知道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

此时,李清歌微微皱眉,心里却不急不躁。她作为一个女将军,虽然平时显得低调而闲散,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智慧和谋略。

【嘿嘿,这主意不错,但商人狡猾,借的粮食可能不够数。要想办法多弄点粮食才行。比如,千亩良田三天就能收完,得好好筹划筹划。】她心中暗自盘算着,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低调点干,别张扬。】她心中默念着,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坚定和决心。她知道自己的任务艰巨,但她有信心能够完成它。

“三天收千亩良田?”大殿上的百官们纷纷议论起来,他们都被这个惊人的数字所震撼。

“这不是开玩笑吧?怎么可能?”一位大臣疑惑地问道。

“我听他这么说,不像是假的,太神奇了!”另一位大臣惊叹道。

“他真有这么多的粮食?还能三天就收一茬?”更多的人开始议论纷纷,他们都被李清歌的能力所惊叹。

李世民也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仿佛看到了救灾的希望就在眼前。

“我推荐程将军去!”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力荐李清歌。

“我也推荐他!”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