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夏季小说网>净界法师楞严经31 > 第5讲(第1页)

第5讲(第1页)

《<楞严经>修学应用》。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丙二、从空出假以示调伏。我们一个修学大乘净土宗的人,我们整个生命的离苦得乐乃至于来世的往生净土,主要的是靠两种力量来完成的,第一个是我们内在的心灵的力量,第二个是外在的佛陀的力量。所谓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心力和佛力的结合产生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功德。

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当心力跟佛力交互作用的时候,它是有一个能所的关系。能所的关系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种主动跟被动的关系。从因缘观来看,我们能念的心是主动,所念的佛是被动。所以我们今天释放出一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一分的感应;我们释放出三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三分的感应;乃至于我们释放出十分的心力,佛陀给我们十分的感应。佛陀的无量光、无量寿这种四十八愿的功德力,他的心是平等的而且是被动的。他不能够主动给我们什么东西,不可以,他只能够在我们众生准备好的情况之下,才能够释放他的加持力。因此,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

那么怎么把心准备好呢?在《楞严经》里面,佛陀开示我们,我们要做两个工作,第一个、安住的问题,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这是一个关键。第二个,调伏的问题,你是不是内心真实地调伏了。那么从《楞严经》的开示,佛陀是先处理安住的问题,因为这是根本。我们一个修行人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得安住。我们一般人的相貌是这样,我们一个明了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善恶业力的推动,会产生一个感受。善业力强的人,他出现快乐的感受,他看到人都很高兴,他看到每一件事情都顺他的心意,善业力强;我们一般人,罪业重的人,看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满意,这个人内心有罪业。那么这个感受的下一个阶段就产生很多的想象,然后,我们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安住在妄想,这是我们众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每天都做功课,但是我们的心还是起起伏伏,有时候觉得自己修得不错,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你住在妄想,妄想本身是和外境是互动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你完全做不了主。所以我们现在完全活在一种被动状态,外境让我们快乐,我们就得快乐,外境要让我们痛苦,我们就必须要痛苦,因为我们完全做不了主。

所以,我们临终的正念就充满了不确定,要看你的福报、看你的因缘。那么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事出必有因,这个不安稳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住错了地方,我们不应该住在妄想。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第一件事情——菩萨不要住在想,应该住在心。把心带回家,你要安住在一念明了的心性,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它是离一切相的,它是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的。所以我们前面讲到从假入空,就引导一个菩萨从一个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回到一个清净的空性,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菩萨在一念心性中如实地安住。安住以后,接着呢,就从空出假,调伏。菩萨远离妄想以后,开始重新又面对妄想。

所以我们在对治妄想,不是马上面对妄想,不对。遇到妄想,马上处理妄想,这个是错误的,你不是它的对手。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住在妄想来调伏妄想。这是不对的。先远离妄想,观想本来没有妄想,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假相,你远离它以后,你安住真实的心性,然后才用法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善巧法门来对治妄想。所以我们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事情不是马上处理,《楞严经》不是马上处理,先把自己的心安住,要养成习惯。你自己安住了,因为你遇到事情马上处理,你很容易被你的情绪所转,所以你看我们一生很多事情做后都后悔——没有安住。没有安住就做调伏,次第错误了。所以我们先把自己的心带回家以后,然后再来看人世间的因缘、如梦如幻的因缘,该怎么做你还怎么做,你这个时候没有个人的爱憎取舍,完全没有。你再用你的法门,该断恶、该修善、度众生的方便,去做调伏。所以我们要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就是安住跟调伏两件事情。

藏地有一个喇嘛上师,他有一天去弘法,在回程的过程当中他看到一只受伤的老鼠,寒冷到抖,他就把它救回到自己的寮房,给它温暖的羊奶喝,给它一个温暖的床座,这个老鼠就活下来了。这老鼠活得很快乐,白天在阳光下玩耍,晚上躲在喇嘛的被窝里面。但是在快乐当中它觉得有点遗憾,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房间里面除了喇嘛跟它以外,又住了一只猫。它看到猫就浑身不对劲,看它就觉得很奇怪。刚开始它当然忍耐啊,忍到最后忍不住了,就跟喇嘛上师说,师父啊,我实在受不了这只猫,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猫呢?喇嘛上师说,可以啊,我用神通立马可以把你变成一只猫。上师就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猫。它就很高兴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只猫在外面走来走去,快乐几天以后,突然间它看到一只狗,它又很害怕,它又跟上师说,你可不可以把我变成一只狗呢?师父说,可以啊,用神通力把它变成一只狗。变成狗以后,它又自在了好几天。但是这只狗有一天跑到森林里面去,看到一只老虎,它又非常害怕。它回来跟上师说,上师啊,你干脆把我变成一只老虎就好了,百兽之王嘛。上师说,可以,就把它变成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当然它是兽中之王,它就是很自在地走来走去。但是有一天,它从门外回来的时候,突然间看到猫,它吓得满身是汗。它觉得很奇怪,它问上师说,为什么我变成一只老虎,我看到猫还害怕呢?上师说,我改变了你外在的相貌,但是我改变不了你的内心,你害怕猫的内心我改变不了的。佛陀亦复如是,佛陀改变不了我们的内心。当我们要起颠倒的时候,佛陀是救不了我们的,这个大家我们要清楚。

所以,我们一定是自觉以后,佛陀才能够对我们产生加持的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你自己要准备好了,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我们净土宗的感应道交跟基督教的感应道交的最大差别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外道的感应道交都是向外攀缘的。佛教的感应道交是——你自己准备好了,你不用管佛在不在,印光大师讲的,念佛法门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你把佛号念好了,你的心安定了,佛陀自然现前,你连求都不要求。你没有准备好,你求也没用。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观念,佛法的功德,所有的功德都是修来的,没有一个东西是求来的。你一旦向外求,你看看《楞严经》,你很容易着魔的,你很容易上冤亲债主的当。鬼神、一切的魔王,它要的就是你向外攀缘,它才有机可乘嘛。所以,我们今天念佛的法门,一定要知道,感应道交是建立在向内安住的情况之下,佛菩萨才能感应道交,就是你把自己准备好了,佛菩萨的功德自然地出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缘观,修行人是向内安住的。

我们看经文。昨天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谈安住的问题,从假入空,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察——你本来没有这个因缘的,安住在一念心性,从假入空,从一个假名、假相的因缘当中回归到一念的真如的心性。那么接下来,菩萨要做什么事呢?——从空出假。这个空就是我们的清净心,菩萨从清净心当中又出现一个假相,又重新面对我们的五蕴的假相,从假相当中去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培养我们的六波罗蜜,从假当中来成就菩萨的功德庄严,我们讲借假修真,假借这个假相来开显心性的功德,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调伏。

这当中有三段,丁一、总标,丁二、别明,丁三、结示。我们先看第一个,从空出假的总说,看经文: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这个地方是用问答的方式。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为什么说五蕴的身心世界,它的本质却是我们的真如本性呢?这段我们说明一下。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的果报体、生命体,其实就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看法,当然生死凡夫是完全地执着,把五蕴当真,住在我们的感受、想象,所以我们的生命弄得一团糟,这是颠倒众生,完全地投入。二乘人对五蕴的看法是完全地排斥,你看二乘人对五蕴是修不净、苦、无常、无我,是完全没有正面的思考。所以,二乘人对五蕴的态度,我们叫作灭色取空。这个色不是色法而已,包括整个五蕴。把五蕴完全灭掉以后,安住在另外一个偏空的真理。所以,二乘人对五蕴的态度是断灭的,完全地否定。凡夫是完全肯定,二乘人是完全否定。大乘佛法是认为,五蕴是有所否定、有所肯定。

在《楞严经》有一句话叫作“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佛在《楞严经》对五蕴的看法是说,五蕴的假相,这个你不能当真,因为它生灭变化的,这个相状是虚妄的;但是五蕴的本性却是菩提之性,这你可不能否定,离开了五蕴的菩提性,那你就不能修菩提心了,你就不能修六波罗蜜了。所以说,小乘佛法在修学五蕴他是以断灭为他的最高指导原则,他是一个“断”字。大乘佛法对五蕴是一个“转”,转识成智,或者是返妄归真,他是“转”。他认为五蕴是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它的本性是真实的,是菩提性的。这个观念你懂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下一段了。所以这以下对五蕴的看法跟声闻人对五蕴的看法——全盘否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对五蕴是改变它,而不是断灭它,这个是大乘佛法的思考。

好,我们看别明。别明分五段,戊一、明色蕴即藏性,戊二、明受蕴即藏性,戊三、明想蕴即藏性,戊四、明行蕴即藏性,戊五、明识蕴即藏性。先我们看,色蕴的本质就是如来藏性,也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真如本性。为什么这样讲呢?看经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劳。则于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地来正确地观察色蕴呢?佛陀先讲到五蕴的如实空义。先从假入空,我们遇到事情是先从假相当中带回空性。那么佛陀讲出一个譬喻,他说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人以“清净目”,这个眼睛是健康的,它可以看清楚任何的东西。健康的眼睛去观察晴朗光明的虚空,这个所观的境也是晴朗光明的。所以健康的眼睛去看晴朗的虚空,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唯一晴虚,迥无所有——看到的结果是万里晴空、没有任何的乌云。那么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比喻我们众生的一念心性是本来没有这个色蕴。你现在是一个男人的相状或者是一个女人的相状,是你本来有的吗?不是,那是后来的业力的因缘才显现的,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你说,诶,我今天这个样子,那我把生命回归到原点,我们把生命归零的时候,那什么是我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不是,是离一切相,简单地讲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个是很重要的思考,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所以生命才可以重新捏造。如果说我们的相貌本来就是这样,那糟糕了,本来就是这样,就是它有实体喽,你不管怎么修行,它就没办法改变了。

所以,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唯一晴虚,迥无所有”,所以你现在的相状也只是你过去生在某一个空间、某一个时间,你曾经造了某一个业,在阿赖耶识当中很多很多的业,其中某一个小业它成熟了,它成熟以后从阿赖耶识的藏识海中冒出来了,就变成你这个样子。跟你的过去生、或者是过去生的过去生的某一生的某一个业力有关系,你的本来面目不是这个样子的,那只是一个因缘和合所出现的一个暂时的假相。

那么我们本来是没有的,那是怎么有的呢?看如实不空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劳。这个“其人无故”这句话很重要,就是说他是无缘无故的,“不动目睛”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啊,我们正常眼睛是眨来眨去的,这个人突然间对某件事情产生执着,他的眼睛就用瞪的,就不眨眼睛了。那么从本经的意思,这个譬喻的意思就是说,“不动目睛”就是说这个人开始,仁者心动,一念妄动。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这个人突然间动了一念的攀缘心,动了攀缘心以后呢,瞪以劳,他又相续地去想象、去执取,就产生了烦恼。瞪已劳就是这个人产生烦恼,可能是贪爱他、或者是特别地厌恶他,总而言之,爱憎取舍的对立的思考出现了,瞪以劳。那么有烦恼以后就造业了,则于虚空,别见狂花,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最后就出现了很多的狂乱非相,就招感了三界的果报,就出现我们这个样子,就在清净本然当中,我们过去生看到了某一个人、或者说出现某一件事情,然后仁者心动,可能动了一个善念,去造了一个善业,你今生长得特别的庄严,也可能你动了一个恶念,去造了罪业,今生长得就普普通通。总而言之,业力就是仁者心动、去造业,而出现的。所以讲,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这地方告诉了我们两个真相,第一个、我们本来是没有任何相状的,第二个,由于我们在某一个时空的一念妄动,所以造了很多很多的业,这个业成熟了,就暂时地出现你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就是色蕴是这么回事,就是空假中三观,第一个,从空观照了心性的本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假观,看到我们心性的作用,所谓的循业现,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业力去现你的相貌。当然,这个地方的意思,我举个例子。比方说,我去年有一天在回我的房间的时候,我开门,不小心,门撞到我的头上,现在这还有一个痕迹,撞了一个包,在这里,肿很大。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问大家一个因缘观,我这个包从什么地方来?你说,诶,门给我的,门撞到。门里面没有包啊,它是一个木头啊,木头怎么会长出包呢?你说,诶,这个是从你的头上长出来的。那我头上长出来,要是没有门来撞我的话,我也不会头上长出这个包啊。那我问你,当门跟我的头接触的时候,把这个包创造出来了,头上这个包创造出来,这个包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想过吗?不是从门,也不是从头,答案是——觅之了不可得。只就是我在某一生的业力成熟了。所以你业力成熟的时候就出现了,叫循业现。

所以他讲“其人无故”,这个地方就是说虚妄的假相是没有根源的。佛陀讲出一个虚空的花,他说虚空的花是怎么来的呢?虚空本来没有花,我们眼睛有毛病,长了一个所谓的“翳”,眼睛有毛病,我们看到虚空有花。好,佛陀就问阿难尊者说,阿难,你认为虚空的花是怎么来的呢?你说它从虚空而来,虚空不可能长出花;你说我眼睛有毛病,说从眼睛中来,但是眼睛也不可能有花。但是你眼睛有毛病跟虚空结合的碰撞当下,就把花创造出来。我们的色身亦复如是,只能够说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只能够这样讲。就是业力成熟了,它表现出来。等到有一天,支持你这个色蕴的业力、这个能量释放完了以后,你就觅之了不可得,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你说,几十年后我释净界这个相状跑哪里去了呢?回到空性去了。我从空性中来,也回到空性中去,我又出现另外一个相状。这个就是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佛法对于色法的看法是这样子的,它是没头没尾,只就是在当下的一个暂时的假相。但是这个假相你好好利用,它会创造广大的功德;这个假相你一旦执取,它就把你带入生死轮回。所以,大乘佛法对于假相的看法是说,它是众惑之门,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你轮回生死是靠这个假相来的,因为你执着它嘛;但是成就无上菩提也得靠它,你要靠你的色身来拜佛,靠色身来布施、持戒。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色蕴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它的本性是菩提性。大乘佛法看问题是比较中道的,它不像凡夫的完全的执着,它也不像二乘人完全地排斥,它是中道的思想。

我们再看第二段,感受,戊二、明受蕴即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前面的色蕴完全是物质,这以下的受想行识这四个蕴就讲到内心的世界,这是一个心法,只是从粗细的角度安立了四个法,都是一个明了性的心法。我们先看最初的感受。感受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当下第一个出来的一种直觉的反应。他说,阿难,比方说有一个人,这个受蕴是怎么回事呢?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双手双脚是安稳快乐,乃至于整个身体调和顺适。他这个时候呢,忽如忘生,性无违顺,他已经忘掉自己身体的存在了,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是没有感受的,“性无违顺”,他这个时候也没有顺的乐受,也没有违背的苦受。那么这个地方跟前面的观念一样,就是说,我们今生有很多很多的快乐的感受,有很多很多的痛苦的感受,但是,我们的本性是没有任何感受的,这个地方很重要。

本来无一物,那感受是怎么来的呢?看第二段,看假观: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所以,佛陀讲因缘法,他喜欢用“无故”,就是它没有一个生起的处所,它只就是在某一个因缘当中的一念妄动,使令我们左右两个手掌在虚空当中互相摩擦。互相摩擦这两个手掌比喻什么呢?一个六根,一个六尘。六根跟六尘两个相互碰撞,就从根尘的碰撞当中产生了“涩滑冷热诸相”。蕅益大师的解释,他说,“涩”是三恶道的苦受,“滑”是人天道的乐受,“冷”是二乘的孤寂之受,孤单的、寂静的受,“热”是菩萨的法喜、荣耀之受,产生了十法界的各式各样的感受,就是因为众生有根尘的碰撞。

受阴当知亦复如是。所以这个地方讲,即空即假即中。观照我们一念心性的时候,观即空的时候——是本来没有感受;即假呢,因为有根尘的因缘的接触,就把感受的相状给显现出来;那么即中——空有同时,空有无碍。我们的感受也是跟色蕴是很相似的,完全跟你的业力有关系。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受,你跟他之间有善业的因缘,一定是善业的因缘。跟他没有关系,跟你有关系,你自己有关系。佛教的根本思想都是莫向外求。其实,你今生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你今生会有多大的快乐、你有多大的痛苦,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完全没有关系,别人只是一个助缘,他顶多是刺激你的业力显现出来,他只是助缘。你看到某一个人你感到痛苦,跟他也没有关系,那是你过去生有某一方面的罪业。这叫循业现。

在家居士可能感觉不出来,因为你们各有各的生活,你看我们出了家、到僧团,我们佛学院二十几个学生,我们在读佛学院的时候,二十几年前,感受良深,真地感受良深。在一个僧团里面,大家吃同样的饭菜,穿同样的衣服,一个房间小小的、住六个人,住同样的地方,熬了三年。我们受用同样的环境,但是有些人三年活得快快乐乐,有些人三年活得苦苦恼恼。为什么?同样的环境,穿同样的衣服,上同样的课,你说外境可以决定我们的快乐,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各人的福报不同。所以我们遇到事情你感到很痛苦,你不是去责怪别人。你责怪别人,你是业上加业,那糟糕了,恶性循环。你要去忏悔。跟他没有关系,你要相信这个真理,你痛苦的时候跟别人是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你要心外求法,你的人生就没完没了。你过去的错误产生痛苦,又带动你现在的错误,那你就堕入这种轮回的恶性循环,你什么时候跳出来呢?所以,你遇到痛苦的时候,你要想这个是我个人的循业现,这个时候你的业才从此中断了,才能够真实地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业到这个时候s(中断),结束了,不要相续下去,不要恶性循环。所以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色蕴跟受蕴这两个跟你今生都没有太多关系,主要是前生,这两个都是跟前生的业力,但是想蕴就不一样了,想蕴跟你今生就有关系了。我们看第三。而想蕴在五蕴当中、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有代表性的,对我们来生的影响也最大了,这个想蕴特别要注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戊三、明想蕴即藏性。

看经文: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我们在产生快乐跟痛苦感受的时候,接下来我们产生一些想象,就是唯识学上所说的安立很多的名言分别,讲了很多话。诶,这个花很漂亮,从你开始说话的时候,就表示你开始想象了。这个想象是怎么回事呢?佛陀举出两个例子。第一个,谈说酢梅,口中水出。这个人想象酸梅和醋的时候,他嘴巴就流出口水;或者说思踏悬崖,足心酸涩,他想象自己站在一个万丈悬崖,他的足心就产生酸涩的感受。但事实上,酸醋并没有现前,事实上,悬崖也没有现前,完全是自己的想象把口水创造出来、把酸涩的感受创造出来,所以,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如果诸位学过唯识学,你会知道,在我们生命当中最有创造力的就是你的想象力。唯识学对于想象讲出一句话说:动身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动身——它会驱动你的身体去做事情。你为什么拜佛?是有所想象嘛,你想要去拜佛,身体才会去。你为什么造恶业?你一定有邪恶的想象啊。所以,它会驱动你的身体去做事情。动身语——动你的嘴巴去讲话,独为最——所有的力量当中它是最强大的。造了业以后呢,引满能招业力牵——牵引你到三界里面去得果报。你来生的果报完全是你今生的善恶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我们的想象影响我们两件事情:第一个,影响你今生快不快乐;第二个,影响你来生快不快乐。你的快乐跟痛苦就是感受,感受只是当下的直觉而已,它很快就消失,因为它是根尘碰撞,当那个尘一退失以后,外境一消失的时候,感受就没有了。但是,你心中的想象可不是啊,它是挥之不去,它经常在心中盘旋。所以,在唯识学上说,色身的苦乐是暂时的,内心的苦乐是永久的,就是你的想象。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比方说你看到半杯柳橙汁,你产生什么样的想象?有些人会说,哎呀,真糟糕,这个柳橙汁被喝了半杯了,他看到失去的这部分。有些人看到柳橙汁说,哎呦不错哦,还有半杯!他想象他拥有的这部分。这个地方就是,影响我们一个人快乐,其实,从唯识学上说,你的业力占百分之五十,就是影响你今生快乐、痛苦,福报只占百分之五十,你一个正面的思考占百分之五十。如果你经常去做负面的思考、经常去想象你失去的东西,你今生要出现快乐的因缘就很少很少,你今生要快乐就很难,那个乐受要出现就很难,你自己找的。你如果经常去思惟得到的东西,你今生乐受出现的比例会比痛苦的比例多很多。所以,我们在第六意识的想象,决定你今生的苦乐,占百分之五十,前生的业力占百分之五十。但这还不是重点,因为今生只是暂时的。在唯识学上说,第六意识对来生的影响力,那不得了,你的思考模式。你怎么知道你来生会富贵呢,你怎么知道呢?可以知道的。当你有多余的东西,你是做什么想象?你喜欢跟人家分享,你经常出现布施的想象,你来生一定富贵。你有多余的东西,你习惯性把它占有,你来生福报不会太大,我保证不会太大。

所以,其实你看你,一个人一旦四十岁以上,除非你有大突破,彻底地觉悟,做一个强大的改变,否则你一个凡夫众生四十岁以后,其实你来生的相貌大致上出来,因为你的思考模式定型了,问题在这个地方。当然,你学《楞严经》会改变,因为《楞严经》它是正念真如,把心带回家,所以你可以重新否定、重新塑造。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学《楞严经》,你四十岁,大致上你的来生相貌就决定了,因为你大概是习惯性有怎么想象,就顺这个因缘就过去了,很难教育,很难改变了。学佛要早一点,是对的。当然也不一定,各人善根不同。

那么我们从想象当中看到你今生的苦乐,也从想象当中看到你来生的果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叫一切唯心造呢?其实唯识学讲这个心的作用,就是想象力。你经常生起布施的想象,你来生是富贵;别人刺激你的时候,你经常产生一种退让、慈悲、包容的想象,我保证你来生特别庄严。应该这样讲,你前生打了很多的想象、很多的妄想,把你现在创造出来。如果你要知道你前生都打什么妄想,你看看你现在这副德性你就知道了。你福报很大,就是你产生布施的想象多。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来生是一个什么相貌,你看看你今生大部分是打什么想象,你遇到人事的时候你习惯性用什么想象,你大概知道你来生怎么回事了呗。所以,第六意识,这个想象。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经典?学经典就是学习佛陀的想象。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嘛!佛陀遇到事情的时候,他是怎么想象的,他为什么可以成佛?事出必有因嘛。佛陀当初也是一个凡夫嘛。他为什么万德庄严,我们为什么苦苦恼恼?我们对事情的想象没有他好。佛陀遇到事情习惯性用布施的想象、持戒的想象、忍辱的想象。所以我们在学佛法是干什么呢?学习佛陀他是怎么思考事情的,他遇到事情是怎么思考,所以他可以成佛。《法华经》上说,佛陀出世的本怀,假借语言文字使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进入佛的想象,是这个意思。

喜欢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dududu净界法师【楞严王三昧】要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