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夏季小说网>净界法师楞严经31 > 第四十五讲(第1页)

第四十五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页。辛二,别述二难。

当我们在修学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知道整个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先你要想到你要安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根本。从本经上来说,我们一定要找到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

这个现前一念心性,基本上它的特质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它不能有任何的相状,因为那个相状是变化的。我们心中只要有相状,这个相状一变化,你的心就跟着变化了。所以,在修学的时候,你的依止处这一念心不能有任何相状,你一定要找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真实的心性,才能够安住下来。无相的心性找到以后,它有两个基本的功能德用:第一个,它是有不变性;第二个,它是有随缘性。

心性找到以后,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安住在一念心性,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会不断地干扰我们,所以我们要随时地调整。调整,在本经当中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加以调整。空观是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明我们心中这个不变的理性。所以,我们心中开始执取的时候,我们先守住不变,以空观安住不变。然后,以假观来成就随缘的妙用。当我们把心中的虚妄相扫掉以后,我们根据佛法的施设,又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假名假相。比方说,我们安立了布施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福报;我们安立了持戒的假相,来成就我们的尊贵身;我们安立忍辱的假相,来成就我们未来的庄严;乃至于我们安立了忆佛念佛的假相,来成就往生净土、成就不退。所以,空观是在破除我们心中的执取,而假观是在建立种种的庄严的假相,中观等于是把空假二观作一个平衡。所以说,我们在修楞严王三昧,先依现前一念心性而住,以空假中三观来作调整。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说是《金刚经》也是在破相,《楞严经》也是在讲破相,那么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呢?《金刚经》以空性的智慧破相以后,它显出来的是一种空性;《楞严经》用空观把相状破坏以后,显出来的是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这样讲,“破妄”这两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显真”有所不同。《楞严经》认为:空性的智慧不能当安住,空观只是破除我们执着的一种方便;安住的是一念心性,它才能够安住。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楞严经》它是破妄又能够显真,这样子才是比较圆满。

辛二、别述二难分二: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我们看辛二,别述二难。

这一科的大意是说,佛陀讲完了三卷经文来明相妄性真、真妄不二的道理以后,二乘的无学之人对于这样真妄不二的道理产生了两种的疑问。我们看科文。“别述二难”,就是各别地叙述二乘的无学心中疑惑所产生的两种难问:第一个是“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第二个是“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壬一、从阴入处界文中起理违事难

先我们看第一科。

佛陀前面讲到四科的经文: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乘的无学之人生起了所谓的理性违背事相的这样一个难问。佛陀在讲四科的时候,基本上是会事入理,对五阴的身心世界的生灭因缘,都说它们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最后是当体即空;而当体即空当中,佛陀又说它是一念心性之所显现,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对这样子的观念——会事入理,二乘的无学产生了心中的疑惑。我们看经文就知道他到底产生什么疑惑。

我们看第一段。

【图一】

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这段的经文分成两小段,第一段是富楼那尊者引用佛陀的开示。他说,世尊!正如您老人家前面的四科经文说的,在十法界的世间当中,这一切的有为诸法,包括了六根、六尘以及六识的种种的作用,乃至于产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种种的色心诸法,这种生灭变化的因缘法,你说它们是相妄性真的,它们的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却都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清净本然的。这正是佛陀前面说的会事入理的观念。这一段是引用佛陀的法语。

第二段正式说明心中的疑惑。那么,“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呢?也就是说,既然我们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清净本然的,是离一切相的,那么怎么就能够产生众生的依正二报,这种身心世界、这种有为诸法呢?产生有为诸法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次第的迁流变化,乃至于终而复始相续地循环不断,包括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无情世界的生灭迁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段经文的大意是说,在二乘人的观念当中,既然心性是无为法,身心世界是有为法,怎么一个无为法能够创造一个有为法出来呢?这是二乘人心中的迷惑。

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讲到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法,但是它也不是无为法。我们不像二乘人,二乘人讲空性,那真的是无为法。我们讲心性的时候,它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因为它随缘不变,是跟无为相应;但是它不变又随缘,又跟有为相应,所以它是亦有为、亦无为,非有为、非无为。

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二乘人对于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是认同的,但是对这个不变随缘之用产生了疑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一念清净心能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现”,能够受业力的熏习而变现身心世界。随缘的作用这一部分,二乘人的确是产生了障碍。就是,既然清净本然,又怎么能够变现这些山河大地,变现出来以后它又不断地流转?这个是说明理违事难。

壬二、从七大文中起相违性难

第二个疑惑,是从七大的经文当中产生了事相违背理性的这样一个难问。

我们讲一下这个理跟事。本经要讲到理的话,那都是讲心性,以不变为理,心性是不变。讲到事相,就是讲身心世界。前面是说一念心性是怎么变现成身心世界,理违事难;这段“相违性难”是说,身心世界又怎么能够回到一念心性?前面是说一心怎么产生万法,这个地方是万法又怎么能够回归到一心。这个地方产生了障碍。

我们看经文。

【图二】

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复云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虚空,不相陵灭?世尊!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第一段的经文也是引用佛语,说,世尊您老人家在“七大”当中讲到一个观念说,地水火风乃至于空大。当然,身为七大,相状是生灭的,但是它的本性,所谓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圆融无碍、是周遍法界,而且是湛然不动、是不生不灭的。相状是生灭的,而体性是不生灭的。这个观念是佛陀前面说过的“相妄性真”,这个没有问题。

这以下就正式地说出他心中的疑惑,说:“世尊!若地性遍,云何容水?”身为一个地大,地大的体性是坚固的,是一种障碍的,而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有地大就不能含容水了,有水就不能有地大。在二乘人的观念,是认为地、水这两种性质是互相障碍的,那你怎么能够说是相互圆融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地、水的两个法门的互相障碍。

再看第二段,这一段是讲到水火之间的障碍,说“水性周遍,火则不生”。说水大是一个湿性的,而火大是热性的,水火根本是不能够兼容的。你看火能够把水烧干,水也能够把火扑灭,所以水火二性是互相障碍的。那么怎么能够说水火二性,这两个体性都遍满虚空,而不互相地去陵夺、不互相地消灭呢?也就是说,认为水火二性是有障碍的。

第三段讲到地、空两个法的障碍,说,世尊!地大的体性是障碍的、是坚固的,而虚空的体性是虚无通达的,那么这两个又怎么能够都周遍法界,都能够圆融无碍呢?

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二乘人对这个法的观念,是一个很坚固的法执。那个坚固的法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他认为这个法是离开这一念心而个别有体性,他不认为一切法是内心所变现,他认为法是真实的。你看他“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对三界非常畏惧的。他看到三界的可怕,就把这一念心的我执消灭了。不再招感三界,他就认为大事已办。至于这个三界是怎么回事,他不管。

大乘佛法认为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地狱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极乐世界也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所以一切法能够互含互摄。互含互摄的基础点要安立在法空的思想。而这个法空的思想,要安立在一切法是唯心所现,你才能建立法空的思想。二乘人由于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他认为法法是不兼容的,每一个法都是有真实的、独立的体性。

蕅益大师讲到这个地方,对于二乘人两种疑问提出他的看法。他说,二乘人的思想,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二乘人认为,真实的空性不能容受虚妄的有为诸法,有为诸法也不能容下真实的空性;真实就是真实,虚妄就是虚妄。这个是二乘人的概念,两个永远是汉贼不两立。大乘佛法是认为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关键在一念的迷悟的差别。你要是觉悟了,一切法都是真实;你迷惑的时候,一切法都是虚妄。这是大乘的“不二”的思想。身为一个二乘法执重的人,提出这个观念是可以理解的。

总而言之,两种疑惑都是对真妄不二的思想产生了疑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把二乘人的疑惑牒出以后,我们就知道,其实整个后面的半卷经文,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看辛三,请佛开示。

辛三、请佛开示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二乘人心中疑惑以后,很恭敬地请佛陀开示。

我们看经文。

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惟愿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及诸大众。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钦渴如来无上慈诲。

富楼那尊者讲出了心中疑惑,说,我现今是真的不能够了知这个性相二义,所谓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一念心性能够变现万法,一心而产生万法,万法又能够产生一心,这个心跟法之间是不二的。这个观念我实在是很难理解。对这样的一种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这样的一个宗旨,它的趣向,实在是很难能够融会贯通。惟愿如来世尊能够依止大悲心,来为我等广泛地宣说,来开示我心中的迷云,乃至于整个二乘无学之人,来破除我们心中的疑惑。作是语后,富楼那尊者就五体投地,心中怀着钦慕、渴仰的心情,来等待佛陀慈悲的开导。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富楼那尊者讲出这句话,说明他这个人是有自知之明。佛法是很忌讳增上慢。也就是说,你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基本上,佛陀在开导二乘人的时候是为实施权。佛陀在讲小乘法的时候,并没有把整个生命的全貌讲出来,只是讲到诸法是无常无我的,从无常无我当中而证得我空真如,趋向偏空的涅盘。对于我们这一念广大的现前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并没有广泛地开显。也就是说,佛陀在小乘法当中只是引导他们怎么从有为法而悟入空性。这空性怎么出来,怎么从空出假,这个教法佛陀并没有宣说。所以他们自然是产生了障碍。

我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这个讲到“国王的名言”。说古代有一个国王,非常的贤能,每天处心积虑要造福老百姓,设立很多的制度,也帮助很多的弱势团体,做了很多福利大众的事情。但是众生的心是有各式各样的想法,所以,他怎么做都有人去赞叹他,怎么做也是有人毁谤他。他觉得非常的苦恼:我怎么能够让大家都满意呢?有一天他睡觉的时候,有一个老者,白苍苍的一个老人家,就告诉他说,你要让大家满意,有一句话你要记住,这一句话你能够实践它,一定会让大家都满意。这个国王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听了这句话以后,他醒过来,欸,把这句话给忘掉了。忘掉了以后说,哎呀,糟糕,这句话是让我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法宝,怎么忘掉了呢?这个时候他就倾他所有的财产,去做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昭告天下:哪一个人能够把我梦中的那个名言找出来,解除我心中的痛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满意我,我把这个钻石送给他。后来有一个在山中修行的老者,听到这个传闻以后就走下来,持大悲心来到国王的面前,说,国王!请你把那个钻石拿给我。他说,你知道答案了吗?他说你先把钻石给我。拿到钻石以后刻了几个字,就把钻石还给大王,然后掉头就走。国王看到这个钻石,这个戒环旁边刻了字,就是:一切都将过去。他看了以后恍然大悟,就是我梦中里面的名言,一切都将过去!

不过,这句话从佛法的观念,我们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什么事情都是我们心在动。如果你不执着,它不会伤害你的,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们要知道,外境不会伤害我们,一定是你对它有执着,它才会伤害你。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我们对它产生执着以后,它对我们产生牵动嘛!你说这一切都会过去,等于是无常的智慧。这个时候你的心等于是收回来,开始把外境收回来。

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我觉得只是破妄,其实它只是一种止痛药。一切都过去,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我们应该说,这一切都将过去,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将到来。破妄显真。因为你把一个东西破了,那么云何应住呢?所以我们佛法是有所破坏、有所安立,它讲离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一定是双向思考。当然,这种双向思考的观念,二乘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他以一种真妄对立的心,提出他的看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