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夏季小说网>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讲记11 > 第二十八讲(第1页)

第二十八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三页,寅二、破斥。

我们修学楞严王三昧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在根本上的安住,第二个是在枝末上的对治。我们先讲根本上的安住。就是说菩萨应该要生起菩提心,菩萨应该依止菩提心来广修善法。但是当我们在修学善法的时候,到底我们的标准在哪里?我们不能够像凡夫一昧的着有,也不能像二乘的偏空。所以我们行菩萨道,要建立一种中道的思想来调整自己,随时要调整自己的布施的行为、持戒的行为、忍辱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应该把所有的善法安住在一种中道的观念当中。

那么这个中道的观念到底是什么呢?蕅益大师把十番显见作一个总结:其实十番显见就是告诉一个菩萨要保持不变性跟随缘性,有所不变、有所随缘,有所坚持、有所让步,最后是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你就是在学这个道理。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云何应住?你应该以什么样的理性来安住?你应该以什么样的理性来随时修正自己,才能够很快地成就如来密因,才能够很快地成就诸菩萨的楞严——这种坚固不退的功德?我们就是要从这个地方去学这个道理,明白道理,以道理来自我修正。

那么前面佛陀是破除和合,这以下是破斥“非和合”。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破非和,第二个破非合。在破非和当中,前面第一段“举法标列”已经说过了:假设是完全不和合,那么到底是不跟光明相和合,还是不跟黑暗相、通达相、阻塞相和合?提出四种相状。

我们看下一段“审其畔处”。我们看经文: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好,我们先看,当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一种光明相的时候,这一念心跟光明相的相互关系假设是完全不加以参和、是完全分离的,所谓“若非明和”,说这一念明了的见分去接触光明相的时候绝对跟它是分离的,两个是互不相干的,那么“则见与明,必有边畔”。两个东西完全不相干,这个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光明相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从这个地方之前是光明相,从这个地方之后是见分。因为两个都没有接触,都没有参和,那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那么,你阿难尊者应该从这个地方去好好地仔细观察,“何处是明?何处是见?”你说什么地方是光明的界限,什么地方是见分的界限?因为两个完全没有参杂,应该有界限,那么界限到底在哪里?“在见在明,自何为畔?”前面是说明光明的界限跟见分的界限,这个地方进一步说明,见分跟光明相以什么当作一个界标呢?它们中间有没有一个界限可得呢?就提出这个问题。

以下佛陀就正式破斥了。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去接触光明相的时候,假设两个完全是分离的、是没有接触的,那么在光明的范围当中就找不到能见的见分。因为这两个不互相参和,光明相里面没有能见的见分,见分当中也没有光明相。那么这样就有问题了,这两者就不相及了。见分跟光明相两个不互相接触,光明是光明,见分是见分。这样我们自然就看不到光明的相状,因为两个没有接触,你连光明相都看不到,“畔云何成”呢?你连光明相都看不到,更何况两者交接的边际在哪里,你怎么见得到呢?你说你这一念心见到光明相,两个都完全不加结合,是彼此分离的,那你怎么看得到光明相呢?所以这个不合道理。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黑暗相、通达相乃至于种种的阻塞相的道理,也是这样的。

我们在学唯识学的时候,有两个观念,说是境由心生、心随境转。外境是怎么来的?你为什么今天会看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说穿了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自己的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然后,我们第六意识再去攀缘这个境的时候,我们讲“心随境转”,自己变现一个境,然后自己被这个境所转。那现在有问题了,我们这念心接触外境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受外境的影响,所以你不应该说我们的心跟外境是完全分离的,这两个会有作用。

比方说,像你的心,你去思惟你欢喜的亲属,想到你的父亲母亲、对你有恩的人,你心里会产生欢喜的感受;想到你的冤家,想到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你心里会感到不快乐的感受。这是事实。怎么能够说你这一念心跟外境完全是分离呢?不可能嘛。你看孟子。孟子是亚圣,他是善根多强的人!他小时候住在一个菜市场旁边,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菜市场大家在卖菜的境界,整天就学怎么样卖菜,怎么样把菜整理得很干净。他妈妈想,完蛋了,这个人长大以后就是卖菜的!于是赶快搬家,搬到坟墓旁边。在坟墓旁边,他的心跟坟墓的外境接触,就是怎么样去扮演祭祀,祭祀祖先,做这个仪轨。后来他母亲一看,还不对,把他搬到学校旁边。孟子就学习人家读书,后来就变成亚圣。如果他妈妈不搬家的话,孟子可能就变成一个很高明的卖菜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的确是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我们心会怎么样?心随境转。所以你不可以说完全不和合,这不合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把“非和合”跟“非不和合”作一个总结。就是说,外境不能改变我们,但是它可以影响我们。它不能完全改变,因为你还有主导性,因为它没有真正和合。但是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慢慢地影响你。它不能改变,要改变是你自己要改变。

我讲实在话,一个人会犯错,你说:诶,外境改变我。不对!你有选择权。它只是影响你,你不能说外境改变你。一个人要改变,我讲过很多次,是你自己要改变,没有一个人会让你改变,不可能!所以你一个人要颠倒,佛陀都没办法。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还有人堕三恶道。外境可以影响我们,但是外境不能真正改变我们。你能够把影响跟改变抓到,你就知道,哦,原来什么叫非和合、非不和合,这个中道的思想就抓到了。你就知道你应该怎么用功,你就知道怎么善知取舍。这个地方是“破和”。

卯二、破非合

【图一】

这以下卯二,破非合。

前面的“和”是一种互相的参杂,这个地方的“合”是一种互相的结合。我们看经文: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

当我们这种微妙的见性生起一种见分的了别功能的时候,假设跟外境是完全不和合、不结合,那么到底它是不跟光明结合,还是不与黑暗结合?还是不与通达结合?还是不与阻塞结合?也是举出了四种情况。

我们看第二段的经文: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假设我们的见分是绝对不与光明相结合,那么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能见的见分去攀缘相状的时候,两个没有真正的结合,这样子呢,“性相乖角”。性指的是见分,它是一个心法;相指的是光明相,是一个色法。如果完全没有结合,那么这两个应该是互相乖违,各处一边。各在一边,两个都没有接触。举一个例子,就好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样。这个光明相,耳根根本没办法攀缘,是要眼根攀缘光明。耳根的活动范围只能够听到声音,所以耳根跟光明相两个是完全不能接触的。所以你说你跟光明相不结合,就好像耳根跟光明相一样,“了不相触”。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这样,你的见分连光明相都看不到,你怎么去甄别、怎么去分辨到底它有没有合或者是不合啊?你根本没办法判断。所以我们心跟光明相不和合,是不能成立的。

这以下再作一个“结示例余”。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黑暗相、通达相乃至于群塞相的道理,“亦复如是”。

“非不和合”给我们的启示是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去忆念什么东西,比方说你忆念佛菩萨跟忆念五欲的境界,效果是不一样的,它的确会产生作用。你看我们念佛,我们念佛是一种本尊相应法。我们这一念心——能念的心生起强烈的皈依心,“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慢慢进入到这种无量光、无量寿的大功德海,你可以说不和合吗?

我之前也讲过一个公案,这是台湾一个实际的例子。在三义,有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到台北去办事。晚上回来到了三义的时候,突然间整个交流道的灯光全部暗掉,她就听到一种很凄惨的女众哭泣的声音,那个母亲方向盘几乎要抓不住了。这个时候她女儿说:赶快念阿弥陀佛!大女儿念,小女儿也跟着念,她母亲也跟着念。三个人这一念心去忆念佛号,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啪!产生一道光明的相状。这个时候那个哭泣的声音消失掉,高公路的灯光也亮起来。回去以后就没事了。第二天看报纸,高公路在三义段,就在她那个时段,生了车祸,死掉三个人。

其实这三个人,应该她们三个要死掉。她整个生命转变了,为什么?就是那个光明相救了她。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那个光明相救了她。那么那个光明相哪里来的呢?当然是你这一念心忆念佛陀的圣号嘛。如果我们心跟佛号是完全没有结合的,那怎么感应道交呢?阿弥陀佛有再大的功德都救不了你。为什么叫带业往生?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救拔你?就是他会产生影响,他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不能够说,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完全不和合。这也不对。

我们深受外境的影响。所以你看你心中念头,你一天到晚想什么。你心中想的是三宝境,你心中想的是五欲的境,想的是阿弥陀佛的境,大概你未来人生生命的灵动就往那个方向走,因为它对你会有引导的作用。你来生大概会遇到什么人,也跟你的想法有关联。《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你经常忆念某一个人,你跟他生命就容易有交集。你可以说你的心跟境没有接触吗?当然有接触。所以,我们的心是受到外境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够被外境所改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地方,十番显见的道理全部讲完。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两个原则:第一个,它是一种不变的体性。我们心要尽量离一切相,尽量不要受外在的境界干扰。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就是不变,守住不变的体。第二个,守住随缘的用。我们这一念心也的确会受到外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要亲近一个好的因缘。你看我们这一念心,它会怎么样?它会受熏。你经常去忆念杀盗淫妄,你来生就出现三恶道的果报。你心中一天到晚想五戒十善,你来生就出现人天果报。你一天到晚想四谛十二因缘,你来生就出现二乘的涅盘。你的心经常想到怎么样去修六度万行,你就出现佛菩萨的功德庄严。所以我们这一念心的确会怎么样?随顺染净的因缘而出现十法界的差别因果,有随缘义。所以你要合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两个观念抓到了,你就大概知道在修习菩萨道的时候怎么样调整自己。

不过,要以蕅益大师的意思,不变跟随缘,这个中道是很难抓的。所以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先求摄用归体,先求不变再求随缘,然后以不变应万变。比方说,我们讲非和合跟非不和合,其实你说你要完全做到非和合非不和合,这中道是很难拿捏的。我们一般在应用上是这样:当你在破恶的时候、当你在忏悔业障的时候,你要去观想是非和合,你的心跟一切法是“不和合”。当你要破恶的时候、你在调伏烦恼的时候,你要观察你这一念心其实没有烦恼,烦恼是一念颠倒生的,当你回光返照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它没有真正染污你的内心。所以当你在破恶的时候,你要用心与外境“非和合”的道理来摄受。但是当我们在生善的时候、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就要思惟:我们的心跟外境是和合的,我们一定要假借环境才能够修行,要借假修真。你说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都不念佛,那你怎么感应道交呢?没有因缘嘛。诸法还是因缘生嘛。所以,当你在修习善法的时候,你要用和合的道理来调整自己。所以这两个“不和合”跟“和合”,在破恶与生善的运用不一样。所以,这个道理你要能够巧妙存乎一心。你要随时把这个中道的道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善加运用,就看你自己怎么运用。

庚三、遍历阴入处界会理分二:辛一、总示;辛二、别明

我们看庚三,遍历阴入处界会理。

前面的破妄显真,其实只是约着见分,就着六根当中的这个见的功能,来明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心性,这种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中道之义,是一个比较狭隘的见分而已。那么到这个地方佛陀是说,其实不仅见分如此,宇宙万法都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你要善会运用,其实整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的因缘所生法,都是一种即空、即假、即中,一种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圆融无碍的道理。这个地方等于是会事入理,把宇宙的因缘法都会归到我们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前面只是约着见分来明见性,那么这个地方是说明,其实不只见分,整个宇宙万法都是这个道理。

好,我们看下面的两段:第一个是总示,第二个别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