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人说,桃李村九月二十二那天就四五个人去过下曲村,所以他现在特意带了人来辨认。
季桐看着官府的人来了,内心还是有点打鼓,不知道他们调查到哪一步了,江跃那边不知道有没有盘问过了。
肖承选因为是公干,所以也没和几人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问季桐道,“你是季成?”
“是。”
“九月二十二你在哪里?”
季成面色不改
,回道,“在江跃家呢,江跃那天受伤了,我去看他。”
肖承选听完季成的话,转头吩咐了一声手下的人,那人应了一声走了出去,应当是去找江跃了。
江氏一听眉栏山,内心早就七上八下了,她想不到人来的那么快,刚才她正在问季桐同样的问题,想不到官府的人也来了。
肖承选接着问道,“还去了哪里?”
季桐嘴角抽搐了一下道,“没有,就去了江跃家,那一整天我都在江跃家呢,不信你问江跃。”
肖承选也知道季成不会有别的说辞,于是道,“好,那就在这等一会江跃。”
江氏这会儿上了一些茶点,忙招呼几个官爷用茶,江氏面上虽是笑着,内心早就煎熬着。
不过现在也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因为是官府盘问,所以顾氏等人都被请出了厅堂,现在厅堂中就只有江氏和季桐,还有肖承选带来的人。
不一会儿,江跃就随着官差来到了季家,江跃面色如常。
肖承选也问江跃同样的问题,“江跃是吧,九月二十二你在哪里?”
“在家里呢,和季成一块儿。”
“还在狡辩?我查到的是你们那天在下曲村,眉栏山去过了吧。”说着,手指指了指旁边村民,问道,“看看,你是不是在下曲村看过他们两个。”
季桐一看,这不是在清水乡市集卖糖葫芦的人吗?这也不能表明他们就是去过下曲村呀。
那人肤色黝黑,一袭短打布衣,一看季桐两人就老实道,“我只在清水乡见过他们,在二十三号早上。”
季桐和江跃对视一眼,面上都没有庆幸的表情,反而露出浓浓的担忧。
肖承选看着两人得面色,心里暗暗赞叹,这两人素质如此之高,他之所以把这两人放到最后来查,就是因为这两人最是可疑。
好端端地两个孩子去下曲村做什么,不找亲戚不着家的,不过转念一想,这两人小小年纪就能把他们两方人马耍的团团转,岂是厉害二字了得。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两个孩子来了,这个案子也马虎不得。
“在清水乡看见我们也不能说明我们二十二就在下曲村吧。”
江氏这时候也插嘴道,“是啊,官爷,二十二那天季桐在江跃家,这事我可以作证。”
肖承选这时候面色严厉了起来,看了一眼江氏道,“季夫人还是不要扰乱本官办案得好,这里用不上季夫人,还请季夫人出去外面等候。”
江氏还想再说,看到肖承选的冷脸,再看看给她拼命使眼色的季桐,只能挪着步子
出了厅堂。
出了厅堂,进了院子,季家人都围了上来,问江氏情况如何,江氏面色满是担忧道,“不知道呢,官爷们也没说少了啥东西,不然说出来,我们赔也可以啊,哎呀,这孩子,怎么老这么不让人省心。”
几人都是满脸焦急,顾氏还在喃喃‘老天保佑’之类的。
季兴盛则安慰几人道,“先别着急,没准官爷只是盘问几句,问完话就没事了。”
这时,外头又进来三个人,前头的官爷往后头低声催促道,“李大乡,你快点,我们大人还在等你呢。”
季兴盛大着胆子,走前两步,问右边的官差,“官爷,这是什么人怎地也来我们季家。”
官爷笑得一脸得意,回过头来指着季家人道,“来,你来看看,这就是你口中二牛的家人。”
季桐看见走进来了李大乡,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江跃则侧头定定地看了一眼肖承选,想不到这人不是什么混日子的官僚,还是有些本事的。
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分析出,两人就是最大嫌疑人。
肖承选也不接着问,而是踱着步子走到江跃的面前道,“如果我猜得没错,那天晚上,你们就在眉栏山吧,不然你们为何化名大牛二牛,而为何化名大牛二牛也是为了逃过官兵的盘查,我猜的对吧,江跃。”
“东西在哪里,江跃。”
江跃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口中平静道,“东西不在我这,我们在山上那天,遇到了黑衣人的追杀,那黑衣人拿了东西掉了窟窿,既能查到我们逃脱官兵,那怎么不能查到东西并不在我们这里。”
江跃就是找准肖承选嘴里的漏洞,况且东西,那李大乡并没有见到过,只能证明两人去过眉栏山。
江跃话音刚落,肖承选肯定的面容就出现了难以置信,季桐这时候乘胜追击道,“那天晚上我们为了保命,不得不把东西教了出去,怎料那人还不满足,还要杀我们,不过,好在上天有眼,让那贼人掉落在了那窟窿中,肖捕头也上过山吧,那山上确实是有一个大窟窿对吧。”
季桐的话让屋内的官差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确实有找到一个大窟窿,那天晚上,他们也是确实是听到了那人的尖叫声。
肖承选现在心乱如麻,一方面觉得他们说的事真的,一方面又觉得太过完美,肯定是他们在撒谎。
肖承选这时候面色灰暗,开始挥退了屋内的官差们,等所有人除了屋,关上了大门。
肖承选这时候从江跃的位置,往季桐站的方向而来,面色凌然,抬起季桐的下巴,逼着与其对视,问道,“你们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季桐被迫仰起头,尽量坦然地看着对方,语气自然道,“是真的。”除了这三个字,季桐其他的话一概不多说。
心理学说过,一个人撒谎的时候,往往为了圆谎,会加以更多的说辞让对方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