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徐家村的人,今年或多或少都沾了施南絮的光,有跟着卖枸杞的,有的听了她的建议在稻田里养鱼的,就算是那些保守不敢冒险的人过来帮工,也小小的赚了一笔,所以但凡有点良心的都对施南絮感激的无以复加,其中以跟着方富川一起种莲藕,和水生菜的几个年轻小子尤为甚之,他们对这些江南的东西并不怎么熟悉,如果不是有施南絮知道,估计那些种子烂在泥里也长不出来什么了,虽然第一年的产量不怎么地,不过吃的就是这个新鲜,所以价格比他们一开始预想的要高了不少,一年下来,一亩池塘的收入是卖稻子的七八倍之多,这让他们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几个人一合计就来徐家道谢,施南絮留下了他们拿来的鸡蛋,并没有收下银子,并不单单是因为她们现在不差这个钱,还是她觉得只是动动嘴,出力的人是他们,这钱她不能拿,不但是这些人,其他过来表示的人,施南絮也奉行只收东西不收银子的原则,不管比以前多挣多少,些银子都是大家的血汗钱,来的十分的不容易,她没法居功。
施南絮这无私不邀功的行为得到了村里人的大力赞赏,谁见了徐图南都要夸上施南絮两句,现在徐图南这个朝廷命官在村里的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及施南絮,当然,这跟他从来不摆官架子有关,每次回来从来都不穿官服,所以村里人一开始的震惊以及敬畏,时间长了见了徐图南还是之前那个沉默寡言的徐图南。态度就慢慢的变得松软下来。
徐图南跟对钱没有什么概念的施南絮不同,他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账目,并对收支情况了解了七七八八,所以过年家里对账的时候都是由他来,这不对,不知道,对完了徐图南对自己的媳妇佩服到了极点。
先说那些枸杞,去年武阳中先勤恳恳的伺候,见了效,今年摘了三次,卖了三百多两,这还是枸杞,价格比去年低一层卖的价钱,家里的兔子已经繁殖,占了两个山头,两千多只兔子繁殖起来十分的怕,几乎每天都得出售两百多只,光卖兔子的这一年就得了七百多两,今年家里最大的进项还是蘑菇和青菜,蘑菇一共种了三次,青菜四次,现在收了一千四百多辆,还有七百多辆的账没有收回来,也就是说光后山的那几个只值三十银子的地方一共收入了三千多两,如果不是一笔笔的账摆在眼前,徐图南怎么不会相信在这个他们祖祖辈辈种地都无法摆脱贫困生活的地方,竟然能挣得这么多的银子,这被称为奇迹都不为过,而创造这个不可能的奇迹就是他的媳妇,他心里不由的又是引以为傲,又是有一丝丝的自惭形秽,他虽然现在提为从三品,但是一年的愤怒都不够他媳妇挣的一个零头的,虽然皇帝的那些嗓子随便一件都是贵重的,但是这东西也只能规规矩矩的摆起来,敢卖,那除非是活够了。
他们家的这些帐,村里人并不是很清楚,大家的眼睛盯着他们家新建的那几个大粮仓,徐家今年可是大丰收,村里的三十亩稻子加上牛家村,那一百多亩一共收了四万五千多斤的稻子,这样的高产量在幽州都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而且他们今年可都是亲眼眼见证的,这样的巨大差距,让那些眼红的,连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看着的眼睛满是希望。
过去的一年,在一片喜气洋洋中过去,新的一年来到没多久就迎来了小家伙徐墨染的一周岁,这是徐家的大事,全家小半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虽然事先感觉已经想的够周到了,不过到了冬天还是忙了个人仰马翻,院子还是徐家的那个院子,不过过来的人却比满月的
时候不知道多了多少,牛家村和徐家村还有清水村的几乎都过来了,施家村那边也来了不少,县城的各个酒楼也有不少人过来贺喜,虽然是客人,不过后来见后厨实在忙不过来,便晚起袖子过去帮忙,这次张家也来了十多个人,张老夫人,还有上次没有露面的张大学士,以及施南絮的风流的外祖父大人,徐图南生了一阶,手底下的官员更是不少了,已经摸透了这位徐大人脾气的他们这次倒是没有犹豫的就过来了,但是选礼物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掉了一把把的头发,不能太贵重了,徐大人会不高兴,那就得是新奇的,当然也不能太寒酸了。
这次冷三娘和秦锋大婚将近没有过来,冷三娘的亲哥哥,冷大人过来了,很大人,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是陪着太子元白一奇过来的,因为元白自己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所以他过来给自己儿子过周年,施南絮颇有一种违和感,不过这一年的元白的变化实在是很大,脸上已经完全褪去了稚嫩,周身的气度内敛了很多,一身贵气,却没有那种会让人疏离的感觉,看来张阔这一年除了教书,还教给他了不少的东西,不过,瞧着元白瘦了不少的脸,施南絮也明白,他也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坐在那个位置可一点都不比他逃亡的时候轻松多少。
其实这一年虽然元白在京城,但是却也一直都有徐家这边的消息,施南絮用一百多亩的地种出四万多斤的稻子的事情,已经在各地传的神乎其神,这样的产量就算是在江南也算是顶尖的,在幽州这种地方简直就是传说了,这是传出去没过多久便有人道出了徐图南的身份,按指这件事肯定是因为徐图南的身份,而故意夸大或者是虚传的,这话知情人就不乐意听了,正指望过来请教经验的幽州的各个县令,立刻就上书这是确实属真,这年头要政绩真不容易,尤其是这些担任苦寒之地的县令的如果不做出点政绩,很难有调任的机会,而粮食一直都是幽州的短板,他们看到的可不是施南絮种出来的这四万多斤的稻子,而是他们治下的百姓个个都能有这样的亩产,他们就在是不能因此升官也能得到赏赐不是,所以谁质疑这个,那就是挡他们的路,怎么可能会不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