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京笙剧院,曾老太太陪着湘兰升一起来答案,她年纪大,本是不建议她来,她硬是说不愿意错过孙女儿成长,拿她没办法。
与其说是一场答案,其实就是相看一场,陆堇白为了增加点现场氛围,让团里的成员,学校感兴趣的学生,还有小部分社会人士前来观看。
转瞬间,剧场已经坐了大半。
她从后台瞄一眼,这哪里是什么小小看一眼,分明就是下油锅。
管不了这么多了,既到此处,不战何为。
整理好礼服,徐徐上台。
调整好呼吸,前面是熟悉的面孔,奶奶,老师,不要想太多,享受音乐。
一首《十面埋伏》开场,调一出来,熟悉的音色,踏实了,稳了。
“咚咚咚”的弦声像是拨在心上,弦乐时而急促时而悠扬,音在耳中过,心在境中行,一上来就将气氛热起来,***澎湃的曲调过后,众人回神,掌声响起。
台下沈酉章满意的点头,她的音乐讲究气质与气魄,对传统乐曲的处理不拘于前人,具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她圣音的导师也是对她这样的评价。
稍作调整,完成了一曲,已经完全放开,整个身心开始享受起来。
第二首《高山流水》,不同于第一首,其旋律流畅,节奏舒缓,又将人从战场上拉回山水间。
曾国培将视频发到家族群里,里面很快发来掌声的表情包。
时不虞才从司法部开会出来,坐到车里,手机有震动,点开。
台上的湘兰升从容不迫,眉宇之间都是自信笃定,流畅的技巧像是在玩儿一样,看她的演出是一种视觉与听觉享受。
准备了两首大曲子,弹完台下观众强烈要求再来一首,最后又补了一曲《金蛇狂舞》。
毫无疑问,本次是场成功的个人秀,她起身谢礼,台下掌声不断。
陆堇白:“名师出高徒,兰升的技艺不可置喙,咱们团里需要这样的人才。”
京笙民乐在盛京有悠久的历史,创办者是陆先生的祖父,从上世纪兴盛至今,民乐人心之所向,进了京笙就等于一脚迈向了成功。
有他这句话,一切都敲定了。
才出剧院门,湘兰升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他今日没穿正装整个人依旧挺拔刚正,军人气场强大。
“沈老师。”他身旁的小男孩开口叫人,差不多七八岁的样子。
沈酉章:“兰升,他叫宋有台,上次我跟你提过的,很有天赋的一个孩子。”
“师姐好。”小小年纪,嘴倒挺甜。
宋家在盛京很有名望,谁都知道宋司令的小儿子宋京绽,勇猛正直,在人生履历上立下过不少战功。
几个长辈都认识,湘兰升也颔首礼貌的打了招呼,他一副恰到好处的姿态,不露锋芒。
路边停了一辆低调的豪车,时不虞开门下来,姿态从容自如,眉宇含翠,阳光下,利郎劲健。
阶梯上的人寒暄了几句做了分别,曾国培带着湘兰升朝他走来。
“时二,你来这儿办事?”
“二叔。”她礼貌开口。
时不虞笑了笑,“开完会经过这里,刚好送你们回去。”
也对,国务院离这里近。
车厢里,老人跟时不虞有一茬没一茬的说着话。
“顺利吗?结果如何?”他开口,显然是问的湘兰升。
“顺利,年后入职工作。”
时不虞勾了勾唇,看着前方幽幽而语:“恭喜。”
曾国培跟她坐在后座,开口:“你跟宋家那小子认识?”
湘兰升挑了挑眉,回应:“上次他把我从莫斯科带回来。”
“原来如此。”